关于“校园欺凌”的前期研究概述
所属板块:研究中心简介     共阅读
 

“校园欺凌”是儿童青少年交往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对欺凌者、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和危害。近年来,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增加,欺凌、受欺凌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指导和加强全国校园欺凌的干预工作。鉴于校园欺凌对于个体的消极影响以及社会大众、国家政策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有必要对校园欺凌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切实可行的校园欺凌干预。

我国学者张文新及其研究团队自1998年开始关注欺负及其相关问题,对欺负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索和深入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欺负和欺负的相关领域(同伴侵害、攻击),简介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在中国儿童青少年欺负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1.校园欺凌领域的研究简介

迄今为止,对中国儿童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1999年,张文新教授率先将校园欺凌的研究引入中国(张文新,武建芬,程学超,

1999),并开展了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大规模调查。需要说明的是,心理学界一直用“欺负”一词来界定校园欺凌现象。为保证与文献的一致性,本文在介绍前期的相关研究时,仍沿用“欺负”这一术语。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成员最早修订了《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张文新,武建芬,1999),以该问卷考察了中国儿童青少年欺负、受欺负问题的普遍性及基本特点(张文新, 2002),比较了中、英两国儿童欺负、受欺负问题的特点上的差异(如,纪林芹,张文新,

Jones, N. Smith, 2003, 2004),探讨了欺负、受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如,王美芳,张文新,

2002),并对校园欺凌开展了干预研究(如,张文新,鞠玉翠, 2008)。

1.1儿童青少年欺负、受欺负问题的普遍性及基本特点

为探讨中、小学阶段欺负、受欺负问题的普遍性及基本特点,张文新(2002)对山东、河北两省9205名城乡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中、小学生中存在着较严重的欺负问题,19%的被调查的儿童卷入欺负、受欺负问题,其中,14.9%的儿童属于受欺负者,2.5%属于欺负者,1.6%属于欺负—受欺负者;总体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欺负、受欺负问题的发生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在欺负、受欺负的比率、对待欺负的态度和欺负类型上均存在性别差异。该研究是迄今为止国内关于校园欺负问题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通过该研究撰写的文章是我国欺负研究领域中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还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

1.2欺负、受欺负问题的跨文化研究——基于中国和英国儿童的比较

欺负与受欺负的发生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张文新教授与英国Worcester大学研究者Jones、N.

Smith、Goldsmiths大学P.

Smith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跨文化研究,首次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对欺负的定义、欺负发生特点、对待欺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纪林芹等,

2003, 2004; P. Smith et al, 2002)。研究发现,中国中小学生中言语与间接欺负的发生率低于英国中小学生,关系欺负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中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儿童积极,中国儿童更反对欺负行为,对受欺负者更多地表示同情。这为我们了解中国校园欺凌发生的文化特点,开发适于中国儿童的校园欺凌干预项目奠定了基础。

1.3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

欺负是发生于同伴群体中的现象,同伴构成了欺负发生的背景。为考察这一问题,2007年张文新教授开展了“中小学欺负/受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DBA070073)课题研究。纪林芹,张文娟和张文新(2004)梳理了欺负、受欺负与个体的同伴地位、同伴群体、不良同伴联盟之间的关系。王美芳和张文新(2002)发现,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水平高于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和未参与者,但同伴接纳水平与未参与者无显著差异;与未参与者相比,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水平较高、同伴接纳水平较低。陈光辉(2014)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网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欺负者均处于同伴关系网络的边缘化位置;在低欺负—受欺负班中,受欺负者倾向处于同伴关系网络的边缘化位置,而在高欺负—受欺负班中,部分受欺负者处于边缘化位置,而部分受欺负者处于闭合性关系结构的核心位置。

1.4小学生欺负的干预研究

为探索欺负干预的方法策略,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于1999年在山东济南一所小学开展了一项干预实验(张文新,鞠玉翠, 2008; Ju, Wang, &

Zhang, 2009)。该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了为期五周的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图1所示),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研究发现,通过干预实验班学生上学和放学路上受欺负的比率和在学校情境中受欺负的程度显著下降,学生在学校里安全感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和提高。该研究是我国最早关于校园欺凌的干预研究,为国内校园欺凌的干预项目的开发做了实证探索并奠定了基础。

干预过程与活动安排示意图.jpg

图1干预过程与活动安排示意图(资料来源:张文新,鞠玉翠, 2008)

1.5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专著——《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与干预》

综合校园欺凌的基础研究和干预研究成果,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于2006年出版了相关专著《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与干预》(张文新,纪林芹,董会芹,

2006),该书系统综述了校园欺负的理论知识、欺负问题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一套符合我国中小学生实际的欺负干预模式——行动研究模式,以及具有操作性的学校欺负干预的一般程序与基本措施,提出了一套欺负干预的具体方法技术,以及同伴与家庭干预策略等。该书是国内最早出版的、也是唯一一部关于校园欺负的科学专著,这一著作对于学校欺负干预,以及更一般的良好学校环境创设,具有重要现实指导作用。

2.校园欺凌相关领域的研究概述

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不仅关注了校园欺凌这一现象,还关注了校园欺凌的相关领域——攻击和同伴侵害。从本质上讲,欺负行为是一种发生在学校背景下的特殊的攻击行为,而同伴侵害则反映了个体受欺负的经历,因此为厘清校园欺凌这一现象的性质,对攻击和同伴侵害的研究同样重要。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对于攻击行为和同伴侵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探索中国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和同伴侵害的发生发展情况(陈亮等,

2011),二是探讨同伴侵害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如,张文新等,2009),三是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探讨攻击和同伴侵害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个体适应的影响(如,曹丛等, 2017;王美萍,张文新, 2010)。

2.1儿童攻击行为和同伴侵害的发展轨迹

为了探讨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和同伴侵害的发展变化,张文新于2001年在济南市三所幼儿园开始了关于攻击行为、同伴侵害的追踪项目,并于2006年正式开启了对山东济南2000余名儿童为期9年的大型追踪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追踪研究”(2006年~2014年)。该项目横跨童年期和青少年期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采用多主体的报告方法对儿童的攻击、同伴侵害及其亚型进行了全面的测查。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追踪研究,为我国儿童青少年发展积累了大量基础性数据。该项目连续获得了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30570612、30970905、31271105、31671156)。

在已发表的研究报告中,陈亮等(2011)采用母亲报告的方法,对1618名儿童的攻击进行了4年(9岁~12岁)的追踪研究,考察了童年中晚期攻击的一般发展轨迹、亚组发展轨迹以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童年中晚期儿童的攻击水平随年龄而下降;童年中晚期母亲报告的儿童攻击呈现三条不同的发展轨迹,即无攻击轨迹(68.7%)、低攻击—下降轨迹(26.8%)以及持续高攻击轨迹(4.5%);持续高攻击轨迹组以及低攻击—下降轨迹组的儿童在童年晚期均面临一定程度的人际适应困难。近期,我们的团队还进一步研究了攻击、同伴侵害及问题行为在整个青少年期的发展轨迹,相关研究成果即将发表。

2.2同伴侵害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

同伴侵害是指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受攻击的经历。对同伴侵害的研究,实质上是从受欺凌者的角度探讨校园欺凌现象。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关注了同伴侵害与儿童抑郁等内化问题(张文新等,

2009)、攻击等外化问题(纪林芹,魏星,陈亮,张文新,

2012)、心理社会适应的不同亚型(纪林芹,陈亮,徐夫真,赵守盈,张文新, 2011)之间的关系。其中张文新等(2009)首次探讨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同伴侵害与社交焦虑、抑郁、孤独感等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比较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同伴侵害与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的异同。该项研究开创并引领了国内关于同伴侵害的研究。纪林芹等(2011)通过个体定向的研究方法将心理社会适应区分为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同伴拒绝、正常发展4种模式,进一步分析发现,身体侵害主要与外化问题模式相联系,关系侵害主要与内化问题模式相联系,该研究揭示了同伴侵害与不同心理社会适应结果之间的异质性联系。纪林芹等(2012)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在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身体、关系攻击联系之间的中介作用。

2.3同伴侵害、攻击行为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发展,对攻击行为、同伴侵害的发生机制及适应结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成员采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范式考察了教养行为与基因对各类攻击行为的交互作用(王美萍,张文新, 2010;曹丛等,

2014; Zhang et al., 2016),以及同伴侵害和基因对抑郁的交互作用(曹丛等,

2017;曹衍淼等, 2017)。

王美萍和张文新(2010)考察了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性别与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rs6267多态性与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行为存在交互作用的趋势,在经历高水平负性生活事件的青少年中,GG型基因携带者发生攻击行为的概率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该项研究是国内最早的关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随后的研究中,张文新及其团队成员还关注了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身体、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曹丛等,

2014)、MAOA基因、COMT基因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主动性、反应性攻击的交互作用(Zhang

et al., 2016);DRD2基因Taq

IA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曹衍淼等,

2017)。曹丛等(2017)进一步采用多基因环境交互作用范式(G×G×E),探讨了MAOA基因T941G多态性、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男性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影响。目前,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关于同伴侵害、攻击行为的分子遗传学的系列研究已经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关注。

4.小结

如今,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关于同伴侵害、攻击的追踪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追踪研究”已经完成,大量关于欺负、同伴侵害和攻击的基础研究成果正在整理和发表。未来的研究中,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会继续关注中国儿童青少年欺负、同伴侵害、攻击行为的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整合传统的追踪研究范式和最新的“多基因—脑—行为”研究范式,探索欺负、同伴侵害、攻击行为的发生发展机制。另一方面,张文新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会利用先前积累的基础研究经验,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干预方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实施对于欺负、同伴侵害和攻击的干预研究,探索干预的长期效果,建构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整合性的欺负干预方案。

参考文献

Ju, Y. C., Wang, S. Q., & Zhang, W. X.

(2009). Intervention research on school bullying in primary schools.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4(1), 111–122.

Smith, P. K., Cowie, H., Olafsson, R. F.,

& Liefooghe, A. P. (2002). Definitions of bullying: A comparison of terms

used, and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 Fourteen–Country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Child Development,73(4), 1119–1133.

Zhang, W. X., Cao, C., Wang, M. P., Ji, L. Q., & Cao, Y. M.

(2016). Monoamine oxidase A (MAOA) and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COMT) gene

polymorphisms interact with maternal parenting in association with adolescent

reactive aggression but not proactive aggression: Evidence of 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5(4), 812–829.

曹丛,王美萍,曹衍淼,纪林芹,张文新. (2017). MAOA基因T941G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男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调节效应.心理学报, 49(2), 206–218.

曹丛,王美萍,张文新,纪林芹,陈亮,陈欣银. (2014).

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心理学报, 46(10), 1486–1497.

曹衍淼,王美萍,曹丛,纪林芹,张文新. (2017). 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心理学报, 49(1), 28–39.

陈光辉.

(2014).儿童欺负/受欺负与同伴网络的关系: p*模型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30(5), 474–481.

陈亮,张文新,纪林芹,陈光辉,魏星,常淑敏. (2011).童年中晚期攻击的发展轨迹和性别差异:基于母亲报告的分析.心理学报,43(6),629–638.

纪林芹,魏星,陈亮,张文新. (2012).童年晚期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的中介作用.心理学报, 44(11), 1479–1489.

纪林芹,张文娟,张文新.

(2004).学校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104–109.

纪林芹,张文新,

Jones K., & Smith N. (2003).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比较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 1(2), 122–127.

纪林芹,张文新, Jones K., & Smith N. (2004).中小学生身体、言语和间接欺负的性别差异——中国与英国的跨文化比较.山东师大学报, 49(3), 21–24.

王美芳,张文新. (2002).中小学中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8(2),

1–5.

王美萍,张文新. (2010). 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性别与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42(1), 1073–1081.

张文新,陈亮,纪林芹,张玲玲,陈光辉,王姝琼. (2009).童年中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情绪适应.心理学报. 41(5), 433–443.

张文新,纪林芹,董会芹.

(2006).中小学生的欺负问题与干预.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张文新,鞠玉翠. (2008).小学生欺负问题的干预研究.教育研究,2(8),

95–99.

张文新,武建芬,程学超. (1999).儿童欺侮问题研究综述.心理学动态, 7(3), 37–42.

张文新,武建芬. (1999).

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15(2),

8–12.

张文新. (2002).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心理学报, 34(4), 387–394.

上一条: 本中心的校园欺凌干预行动
下一条:本中心的校园欺凌干预行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7  中国反校园欺凌网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电话:0531-86180258  E-mail:china_antibullying@126.com